×
加载中...
罗氏又一款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中国获批,T细胞疗法将给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带来临床新选择
prnasia 2024-12-25

上海2024年12月23日 /美通社/ -- 2024年12月23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皓罗华®(英文商品名:Lunsumio®,中英文通用名:莫妥珠单抗/mosunetuzumab)单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 

作为全球首款[1]获批用于滤泡性淋巴瘤(FL)治疗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以下简称"双抗"),莫妥珠单抗是继格菲妥单抗之后,罗氏在中国连续第二年获批的第二款CD20/CD3双抗药物。区别于格菲妥单抗独特的2:1结构,莫妥珠单抗是典型的1:1结构,两款结构不同的双抗分别覆盖不同的淋巴瘤亚型,给不同分型的淋巴瘤患者带来获益。

治疗持久战:滤泡性淋巴瘤复发困局待解

滤泡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惰性亚型之一,我国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占B细胞NHL的8%~23%[2]。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滤泡性淋巴瘤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目前滤泡性淋巴瘤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反复复发、进展,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约有20%的患者接受免疫化疗后24个月内发生疾病进展(POD24)[4],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后续治疗难度也不断升级,患者的缓解时间和生存时间也会缩短。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因为疾病易复发、难治愈的特点长期承受着身心压力,影响生存质量。《2020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调查显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深受疾病需要反复治疗的困扰,怀有对复发的恐惧,复发患者感受到更多的疼痛、焦虑、沮丧,生活质量远低于普通人群,绝大多数受访患者均表示对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新药有非常迫切的需求[5]。进一步减少复发,获得更长时间和更高质量的生存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最为迫切的希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谈到:"近年来淋巴瘤的治疗发展迅速,各类新型疗法和药物不断涌现,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对于以滤泡性淋巴瘤为代表的惰性淋巴瘤而言,临床上仍存在巨大的未尽之需。虽然FL临床进展较为缓慢,病程较长,但临床治疗中约20%的患者可发生早期进展,这部分患者5年总生存(OS)率仅50%,死亡风险是非POD24患者的6到7倍。除早期进展,在一次次疾病复发的过程中,每年可能有2-3%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转化为其它侵袭性更强的淋巴瘤类型,这使得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患者的生存期也随之缩短。"

改写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治疗格局,莫妥珠单抗带来治疗新选择

近年来,T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持续展现出巨大潜力,双特异性抗体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T细胞免疫疗法的一个研究方向,为传统治疗手段疗效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5]。

由于滤泡性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分类复杂、诊断困难,需要为每个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推动其规范化诊疗发展,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就显得至关重要。"传统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CR)率相对较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一旦再次复发,会迫切需要创新疗法,T细胞介导的免疫疗法是我们学界关注的重点,我们临床中不断证实了双抗对于淋巴瘤后线患者治疗获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说道。

莫妥珠单抗是IgG1样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靶向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抗原,重定向T细胞并清除恶性B细胞。此次莫妥珠单抗中国获批是基于多中心、开放标签I/II期GO29781研究的积极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固定疗程莫妥珠单抗对既往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患者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GO29781研究的关键结果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80%,完全缓释率(CR)为60%。高危POD24亚组的CR率为60%,与总体人群一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主要为低级别(1-2级),中位随访37.4个月时,患者的3年OS率为82.4%[6]。2024年CSCO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莫妥珠单抗在中国患者中的ORR高达88.2%,CR率为64.7%,与GO29781研究相符[7]。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表示:"如何延长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改善复发或难治性患者预后,实现高质量长期生存仍是目前亟待攻破的难题。GO29781研究成果令人惊喜。我们中心入组患者情况与总体研究结果一致,经长期随访,使用莫妥珠单抗的患者获得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且未在研究期间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证实了莫妥珠单抗在高效抗肿瘤的同时耐受性佳、安全性良好。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观察到POD24患者同样能获得持久缓解和PFS获益,且越早使用莫妥珠单抗的患者能有更好的生存获益。"基于研究,莫妥珠单抗此前已在美国和欧盟获批,并被纳入2024年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其用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FL1~3a级)的治疗(II级推荐,2A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表示:"试验结果清晰展现,莫妥珠单抗不仅能够为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同时作为无需定制的即用型免疫疗法,莫妥珠单抗也为患者带来了门诊固定周期的全新治疗选择。结合中国临床现状,需要治疗的患者远比实际入院的患者多,莫妥珠单抗能够为因各种现实因素限制无法住院的患者提供了更为灵活、便利的用药场景和便捷的治疗体验,也为日后复发或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群星璀璨,罗氏引领中国血液疾病诊疗

作为双抗研发领域的先行者,罗氏血液领域的第一个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艾美赛珠单抗于2019年进入中国,填补了A型血友病抑制物患者预防治疗的临床空白,作为非因子预防治疗创新疗法让A型血友病患者实现"零"出血[8]。在血液研发以外,罗氏已陆续布局多个双抗技术平台,将双抗技术应用到更多领域,全球首个眼科双抗药物[9]法瑞西单抗也已在中国获批多个适应症。

罗氏全球药品开发中国中心负责人厉文泓:"罗氏血液研发始终关注患者最迫切的需求,此次获批的莫妥珠单抗正是我们以创新研发满足患者治疗需求的又一力证。作为全球双抗研发领域的先行者,罗氏通过不同的技术平台,将产品差异化定位深植于分子设计,为患者带来多个具有独特临床价值的双抗治疗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继续专注研发,不断突破创新,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血液疾病创新产品。"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皓罗华是继佳罗华、优罗华、高罗华之后罗氏给中国带来的第四款血液肿瘤创新药。如皓字含义一般,我们希望皓罗华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给更多惰性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秉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的理念,罗氏将持续携手各个生态圈伙伴,科研助力学科发展,开创患者服务新模式,共同携手为中国血液肿瘤患者治愈而努力,坚定实践‘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

[1] Cao, Y., Marcucci, E. C., & Budde, L. E. (2023). Mosunetuzumab and lymphoma: latest updates from 2022 ASH annual meeting.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16(69).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3-01462-0

[2]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中国滤泡淋巴瘤工作组, et al.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年版)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3, 44(7): 529-34.

[3]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4] Casulo C, Byrtek M, Dawson KL,et al. Early relapse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fter rituximab pluscyclophosphamide, doxorubicin, vincristine, and prednisone defines patients athigh risk for death: an analysis from the National LymphoCare Study [correctionpublished in J Clin Oncol. 2016;34(12):1430]. J Clin Oncol. 2015;33(23):2516-2522.

[5] 《2020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白皮书》

[6] Stephen J. Schuster, et al., ASH 2023. oral 603.

[7] LI Z , SHIYONG; LIU, YANYAN,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osunetuzumab monotherapy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J]. 2024 CSCO, 2024.

[8] Callaghan, Michael U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with emicizumab prophylaxis for hemophilia A with or without FVIII inhibitors from the HAVEN 1-4 studies." Blood vol. 137,16 (2021): 2231-2242.

[9] Faricimab is the first bispecific antibody  designed for intraocular use. In January 2022 faricimab received its first  approvals(Drugs (2022) 82:825–830 https://doi.org/10.1007/s40265-022-01713-3)

24h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