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自我们采用联泰科技的光固化3D打印机Lite600投产以来,Wolf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制作一个碳纤维模型需要耗费近10个小时,现在我们的整体效率提升近60%,生产周期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成功实现了从FDM到SLA的技术升级,也推动了业务增长。预计 2024-2025年将比2023年再增长16倍,SLA 3D打印技术正在持续驱动我们业务高速发展。”
Wolf首席技术官Mudassar
精准制造的下一步在哪里?
Wolf 3D Technologies是印度知名3D打印服务商。Wolf的转型轨迹,恰是这场制造业范式转移的微观映射。作为印度一家专注于增材和设计的公司,其早期采用的FDM技术具备成本优势,但在面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高端领域时,技术短板暴露明显 航空航天对零部件微米级公差的严苛要求,汽车行业高性能、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都远超 FDM 技术能力范畴,这也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生动展现了制造业范式变革浪潮下的行业缩影。
尤为明显的体现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场景中。当下,航空器为提升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轻量化及结构减重需求迫切;汽车行业为增强动力性能、减少能源消耗,也在不断探索更优材料方案。碳纤维材料因具备轻质高强、抗疲劳及耐腐蚀等卓越特性,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关键战略资源。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以及成本降低,碳纤维有望进一步拓展至低空及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成为引领下一阶段材料革新的重要力量。
在碳纤维部件的制造过程中,母模至关重要。作为复合材料模具的基础,母模的精度和光洁度直接影响后续成品的外观和性能。此前,Wolf 3D尝试使用FDM(熔融沉积)技术制作母模,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两个问题:
- FDM打印件的表面层纹结构明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打磨和填补,后处理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以保证一致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FDM母模的表面粗糙度较高,无法满足碳纤维复材铺层工艺对母模表面光洁度的严格要求。
从设备到解决方案,联泰科技SLA技术助力碳纤维部件制造
当Wolf将联泰科技光固化3D打印机Lite 600引入生产体系时,一场制造与工艺的革新就此开启。Wolf 3D首席技术官Mudassar表示,之所以在众多SLA光固化3D打印品牌中选择联泰科技,得益于其具备工业级别的稳定性、面向批量生产的技术规格及完善的本地化服务体系。对于Wolf这样的服务型企业来说,设备不仅要“能打”,更要“好用、易用、靠谱”,Lite 600恰好兼顾了性能与可靠性,成为FDM向SLA转型过程中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自Lite600投入以来,我们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制作一个模型需要耗费近10个小时,整体效率提升近60%,生产周期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成功实现了从FDM到SLA的技术升级,也推动了业务增长。预计 2024-2025 年将比2023 年再增长近 16 倍,SLA 技术正在持续驱动我们的业务高速发展。” Mudassar提到。“同时,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扩充 SLA 打印设备将成为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布局,确保我们能够持续高效地交付高品质产品。”
“Wolf 3D需要的不只是一台设备,而是一套完整的生产制造优化解决方案。Lite 600在精度和表面细节上满足碳纤维部件的应用。”此外,联泰科技还为Wolf3D提供光敏树脂材料、切片软件等增值服务,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进一步助力产能提升。
正如麦肯锡《先进制造2025》报告所指出的,当制造精度突破临界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成本曲线将发生指数级优化。“在制造行业迈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3D 打印面临的核心课题始终是控制成本与实现高质量生产制造。这是所有增材制造技术都在持续攻坚的方向。”而联泰科技SLA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核心优势与这一市场需求不谋而合:
- 高精度: 该设备采用高精度涂覆控制系统,可实现液位快速稳定调节,层间液位精度达0.1mm以内,有效提升成型效率。成型幅面达600×600×400mm,支持0.05-0.25mm的可调打印层厚,核心配备355nm波长固态三倍频Nd:YVO4激光器,兼顾精密加工与工业级生产能力,适用于高精度增材制造领域。
- 更智能:基于工业级AI算法的多维度感知优化系统,融合多传感器数据流,实现打印全流程的智能决策与动态优化。独家研发的振镜自校准技术突破传统标定模式,自动标定精度提升>100%,构建了从光路系统到成型精度的智能闭环控制系统,为复杂精密构件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 高效率:通过无极可变光斑技术革新光路设计,光路得以简化,光束可根据打印需求动态调整大小,精细光束用于高精度区域,宽光束用于快速填充,大幅提高成型效率。同时,该技术使打印件表面精度和粗糙度显著提升,减少了后处理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目前,碳纤维凭借其高强度、轻量化的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和工业领域等诸多行业,并全面满足各领域核心需求。未来伴随着技术的持续成熟及市场的不断孵化,碳纤维将精准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工业应用等更多细分领域。
-
中国3D打印技术助力印度知名3D打印服务商成功实现碳纤维制造升级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自我们采用联泰科技的光固化3D打印机Lite600投产以来,Wolf的生产效率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过去制作一个碳纤维模型需要耗费近10个小2025-09-22
-
布瑞琳“917创新节”海淀大悦城启幕,双新品首发打造洗护生态新标杆9月20日,知名高端洗护品牌“布瑞琳”主办的“917创新节”,在海淀大悦城盛大启幕。活动现场,布瑞琳同步首发家庭除螨与DWR防泼水修复两大新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致力于2025-09-22
-
药明康德实施首次中期分红方案,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0.3亿元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2025-09-22
-
迈威生物、英矽智能、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高效推进 ADC 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上海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62.SH)、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皓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88131.SH)今日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2025-09-22
-
科技巨头战略卡位AR眼镜 “百镜大战”谁是王者?厦门2025年9月22日 美通社 -- 随着智能手机创新放缓,AR眼镜因其便携性、与现实世界增强交互的独特性,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智能计算平台的核心载体,成为连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