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全球顶刊《英国眼科杂志》:蝶适离焦软镜儿童近视控制率95.9%,民族品牌登顶国际!
互联网 2025-08-15

2025年7月24日,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眼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BJO)发表了一项由中国多中心团队完成的里程碑式临床研究。该研究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魏瑞华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姜珺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陈志教授为主要研究者。

2022年10月临床研究成果发布会当天,魏瑞华教授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令行业振奋,蝶适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引领的创新无不彰显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蓬勃的产业前景,坚定了一个近视防控发展前进的光明道路!”

该临床研究再次证明每日配戴蝶适(DISC)离焦软镜,可达到有效延缓近视加深59%,延缓眼轴增长55%。对于10岁以下近视儿童防控效果更优,6个月内近视控制率达95.9%。该研究成果成为首个全球低龄儿童近视防控科学有效的高质量循证。

全球眼科顶级期刊

《英国眼科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BJO)是国际眼科领域权威期刊,创刊于1917年,是眼科领域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以严谨的同行评审和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著称。

期刊内容涵盖眼科全领域,作者群遍布全球60余国,其发表难度较高,要求研究设计严谨、数据充分,因此论文常被广泛引用,被视为眼科顶级期刊,兼具学术权威性与临床指导价值,更侧重外科技术和临床创新。

蝶适(DISC)两次登顶BJO,2014年全球首创的蝶适-DISC多环离焦技术,由香港理工大学视光研究团队首次发表于BJO。历经11年,蝶适(DISC)又成为了第一个在BJO上发表国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成果的离焦软镜品牌,证明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再次闪耀国际!

离焦软镜民族品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

珠海博爱之光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启航于珠海,深耕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携手香港理工大学视光中心历经18年研发,推出全球首创核心发明专利蝶适-DISC多环离焦技术。该技术成功获得中、美、英、德、日等国的14项发明专利,荣获第3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大奖和评审团金奖。

第39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颁奖现场

这场跨越18年的艰难攀登,终于在2018年推出全球首个同心离焦软镜-蝶适(DISC)。向全球眼视光行业证明:即使面对“珠峰”般的研发挑战,中国研究团队亦能砥砺前行,为全球近视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打开一道光。

蝶适(DISC)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一是重重技术难关,二是外界的质疑和不解如影随形。面对一系列“卡脖子”难题,蝶适(DISC)研究团队怀揣着让天下没有近视孩子的责任与使命,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誓要将不可能变成可能。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近视眼研究中心、蝶适(DISC)发明人杜嗣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感慨道:“每个科学家在成功创新研究之前,先要面对黑暗,走过看似不能继续前行的掘头路。”

杜嗣河教授荣膺2022年“香港创新领军人物大奖” 并获特首李家超颁奖

正是这份对科学的执着与坚持,最终蝶适(DISC)研发团队攻克了离焦原理技术的历史性难题,为全球近视防控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正是这种“掘头路”上的坚持,铸就了蝶适(DISC)今日的卓越成就。这不仅是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软性接触镜的原研首创,更是领先国际发明专利的离焦软镜民族品牌。从0到1首创行业技术新赛道,突破核心卡点,引领行业新标准新起点。

蝶适(DISC)的研究成果令行业瞩目,但如何将其产业化,为更多的近视儿童青少年带来福音,闯出一条新的近视防控赛道,又是摆在蝶适(DISC)研究团队前面的一个巨大挑战。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最终蝶适(DISC)突破了离焦软镜在材料应用、模具开发、纳米级的离焦精准度等局限。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整个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与发展水平,为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家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科学依据。

2024年,为满足更多近视儿童青少年多样化需求,公司又推出了离焦面积高达68%的蝶适美(DISCmate)微透精嵌镂空离焦镜片,持续创新。同时,蝶适(DISC)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同时提供离焦软镜和离焦镜片产品的品牌,离焦软镜和离焦镜片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全时段最优的防控效果。

双蝶合璧,打造近视防控新锐器,引领全球近视管理新策略!

国际金标准试验设计

这项临床研究从2019年9月正式开始,直到2022年10月最终发布临床报告,历经特殊时期,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完成了全球首个离焦软镜中国多中心RCT研究。

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覆盖天津、温州、上海三地共84名7-11岁近视儿童。随机分配使用DISC离焦软镜或单光软镜(SVL),分别于6、12个月时测量睫状肌麻痹等效球镜屈光度(SER)、 眼轴长度(AL)和ChT。

研究核心发现:

6个月时:

7-9岁组:蝶适(DISC)离焦软镜配戴者眼轴仅增长0.04mm(对照组0.29mm),近视度数(SER)变化为-0.03D(对照组-0.73D),等效球镜控制率达95.9%,研究表明,蝶适(DISC)离焦软镜在10岁以下儿童中具有显著的近视控制效果。6个月近视增速不足对照组的5%,这为早期干预高度近视风险提供了关键窗口期。

全球首次研究发现——作用机制突破:脉络膜增厚是关键

研究首次揭示蝶适(DISC)离焦软镜的作用机制:

DISC组脉络膜厚度(ChT)增加0.16μm,而SVL组变薄9.11μm(p<0.05)。

仅在DISC组发现:ChT增厚与眼轴缩短、近视进展减缓显著相关(p<0.0001)。

表明蝶适(DISC)离焦软镜通过重塑脉络膜微环境调控眼球生长,为近视控制提供新靶点,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将脉络膜厚度作出相关回归性分析的高质研究成果。

安全性认可与重大临床意义

研究还指出:“传统角膜塑形镜限8岁以上儿童使用,而蝶适(DISC)离焦软镜在更小年龄组展现出卓越的近视控制效果,且无需过夜配戴,填补了临床空白。”

再次证明蝶适(DISC)离焦软镜是安全有效的儿童近视控制手段,尤其适用于10岁以下儿童。

此次发表的蝶适(DISC)临床研究成果,再次印证了蝶适(DISC)离焦软镜是同时得到RCT临床研究和真实世界使用验证,且公开发表国际权威眼科研究文献的离焦软镜产品,用硬核数据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定下金标准。

24h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