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专访李明洋:以全链路运营逻辑,破解品牌全国化增长密码
互联网 2025-10-14

  在品牌从区域走向全国的赛道上,如何平衡标准化复制与本地化适配?怎样以数字化工具驱动跨行业运营效率提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话全域品牌运营专家李明洋,拆解他八年实战沉淀的运营方法论,探寻品牌增长的核心逻辑。

  从区域到全国:在平衡中搭建可复制的扩张体系

  谈及八年运营生涯的核心突破,李明洋将焦点放在“区域品牌全国化”这一课题上。“很多区域品牌有优质产品,但走不出地域圈,关键是没找到‘统一’与‘差异’的平衡支点。”他直言,早期服务区域酒水品牌时,曾遇到“总部政策一刀切,区域执行水土不服”的困境,这让他意识到标准化体系必须留足本地化空间。

  基于此,他主导搭建的“总部-区域-终端”三级架构,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总部负责输出品牌核心价值、供应链标准和数据管理体系,区域团队聚焦本地消费习惯调研与渠道适配,终端则落地场景化体验。”以某头部白酒品牌全国化项目为例,他一方面推动品牌核心文化与品质标准的全国统一传播,另一方面允许区域团队结合当地饮酒文化,定制餐饮渠道促销方案与节日营销活动。这种模式下,该品牌重点城市覆盖率半年内提升60%,核心单品销售额增长超40%。

  在供应链与渠道布局上,李明洋强调“弹性适配”。“快消品讲究周转效率,科技产品注重服务响应速度,必须针对性设计供应链体系。”他以科技服务品牌运营为例,通过搭建智能仓储调度系统,结合区域需求数据提前备货,同时联动直营与加盟模式快速铺设服务网点,“既保证全国网络的统一性,又让每个区域能快速响应本地客户需求”。

  跨行业操盘:抓准不同赛道的核心增长逻辑

  从快消品到科技服务,跨行业运营的核心是什么?李明洋给出的答案是“穿透行业表象,抓准用户需求本质”。

  在酒水行业,他将运营核心定为“文化赋能+场景渗透”。“酒水不只是商品,更是社交载体。”他解释道,除了常规的渠道布局,更要通过“理性饮酒文化传播”构建品牌温度,同时在婚宴、商务宴请等场景中植入产品体验,让品牌自然融入用户生活。而面对科技服务品类时,逻辑则完全不同:“用户买的是解决方案,不是单一产品,所以要聚焦‘心智占领+数据闭环’。”

  在负责科大讯飞等品牌运营时,他搭建的“KOL专业背书+短视频科普+直播体验”内容生态,精准切中用户对“技术实用性”的核心诉求。“我们不只是卖产品,而是通过短视频拆解教育、政企场景的应用案例,让用户看到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配合区域化人才培训体系,品牌在细分领域的渗透率与用户复购率同步提升,复购率最终稳定在50%以上。

  数字驱动:用工具重构运营全链路

  数字化是李明洋运营体系的核心引擎。“过去靠经验决策,现在要让数据说话。”他坦言,早期运营依赖人工统计渠道数据,效率低且易出错,如今通过搭建ERP、CRM等系统,实现了从供应链到终端消费的全链路数据沉淀。

  在流量运营中,他创新的“平台特性匹配+达人矩阵联动”模式,正是数据赋能的典型案例。“我们会分析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抖音用户偏好场景化短视频,小红书侧重深度种草,于是针对性设计内容。同时通过数据筛选垂类达人,形成‘头部引流+腰部种草+尾部转化’的矩阵,让流量转化效率最大化。”

  对于中小品牌如何落地数字化,他给出务实建议:“不用追求大而全的系统,先聚焦核心环节——比如快消品先做渠道数据监测,科技品牌先搭用户行为分析模块,从小处切入,逐步构建数据闭环。”

  行业启示:为品牌增长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回顾众多标杆案例,李明洋将自己的方法论总结为“标准化体系+数字化赋能+本地化融合”。“这三者不是独立存在的,标准化是基础,数字化是工具,本地化是落地保障。”他强调,品牌增长没有捷径,关键是将运营逻辑与自身特性深度结合。

  对于未来品牌运营的趋势,他认为“跨领域融合”将成为新方向。“快消品可以借鉴科技行业的用户数据管理逻辑,科技品牌能学习快消品的场景化营销思路,打破行业边界才能找到新的增长空间。”而他自己,也将继续深耕全链路运营领域,以实战经验为更多品牌提供从战略到落地的全案解决方案,助力更多区域品牌突破增长天花板。

24h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