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所谓“常温半导体脉泽”技术频频出现在资本和媒体视野中。宣传材料中,这项技术被描绘为“全球原创”“颠覆性创新”,能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微波受激辐射(MASER)。
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宣传内容,会发现所谓的技术突破充满了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漏洞。下面逐条梳理素材中提到的核心宣传,并给出理性反驳。
一、声称“首次观测到常温半导体中的微波受激辐射(MASER脉泽)现象”
在一篇名为《XX造“量子芯”,无源无线!全球首个常温量子传感工程化应用》的宣传文种称:“2016年,团队首次观测到常温半导体中的微波受激辐射(MASER脉泽)现象,打破了传统物理学界‘常温下无法直接用微波做泵浦’的固有认知。”

宣传文章截图
理性反驳:
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脉泽实现的核心是粒子数反转,需要外部能量将电子从低能级激发至高能级。常见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对应光频能量,而微波频率低几个数量级,根本无法提供足够能量。换句话说,如果真能在常温半导体中用微波实现脉泽,那么它不仅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还与长期被验证的半导体物理规律直接冲突。这一点并非主观判断,而是客观物理常识。
二、声称“无需低温制冷即可稳定工作”

宣传文章截图
在一篇名为《XX集团领投XX科技天使轮投资》的宣传文种称::“XXX科技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对微弱信号的精准探测与调控,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低温制冷设备即可稳定工作。”
理性反驳:
脉泽技术本质上对噪声极为敏感。传统MASER在常温下无法稳定运行,原因正是热运动导致的粒子能级扰动。所谓“无需低温制冷即可稳定工作”,目前并无权威实验数据支撑。仅凭团队宣传与少量实验现象,无法证明该技术可以在常温条件下长期、稳定地产生脉泽效应。这种表述实际上是一种概念夸大,而非科学验证。
三、名为常温半导体脉泽“量子芯”,实为普通晶体管

宣传文截图
在《XX造“量子芯”,无源无线!全球首个常温量子传感工程化应用》文中,该技术被冠以常温半导体脉泽“量子芯”之名,宣称是“全球首个常温量子传感工程化应用”,暗示其具备颠覆性的量子技术属性。
理性反驳:
宣传中神乎其神的常温半导体脉泽“量子芯”,查阅其核心专利《常温半导体脉泽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910604297.5)可知,实体只是“含异质结的晶体管”,具体是MOSFET或HEMT等成熟半导体器件。这些都属于经典半导体物理范畴,常温半导体脉泽“量子芯”之说名不副实。
五、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常温半导体脉泽技术至少在三个关键层面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严重问题:
理论硬伤:微波能量远不足以实现半导体粒子数反转,基本物理规律无法绕过;
实验缺乏验证:所谓的观测结果缺乏可重复性和公开数据支撑;
假创新:将普通半导体器件包装成常温半导体脉泽"量子芯",利用前沿科技名词来制造技术突破的假象。
在科技与资本交汇的今天,宣传与现实的背离不仅可能误导投资,还可能破坏科研诚信。面对如此宣传,理性和科学验证是唯一的防火墙。科学界和投资界必须保持清醒,不应被“全球首创”“颠覆性创新”的光环蒙蔽双眼。
常温半导体脉泽的故事,再精彩,也必须接受最严苛的物理检验和科学验证。否则所谓的“技术突破”,极有可能是一场精心包装的骗局。
-
理论与现实的背离:深扒常温半导体脉泽技术那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点近年来,所谓“常温半导体脉泽”技术频频出现在资本和媒体视野中。宣传材料中,这项技术被描绘为“全球原创”“颠覆性创新”,能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微波受激辐射2025-10-31
-
中国梦劳动美,九仙尊第二届霍山石斛非遗文化节暨非遗劳动技艺竞赛圆满举行秋光正好,斛香满园。10月30日,六安市第二届霍山石斛非遗炮制技艺劳动技能竞赛在九仙尊石斛文博园隆重举行。来自全市的34名霍山石斛炮制高手同台竞技,以炉火纯青的指2025-10-31
-
TÜV南德向海柔创新颁发南德全球首张物流仓储机器人RED DA证书深圳2025年10月31日 美通社 -- 近日,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 南德”)正式向深圳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柔创新”)授予欧盟无线电设备指令RED Articl2025-10-31
-
CPCA Show Plus 2025 | 金百泽科技品牌亮相 全链路智造服务加速半导体创“芯”未来在“十五五”规划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迎来技术重构与生态重塑的关键周期。2025年10月28日至30日,以“创新驱2025-10-31
-
哈尔滨市邮政管理局与哈尔滨技师学院签订 “政校合作”协议 共育高素质技能人才10月30日,在哈尔滨技师学院会议室, 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哈尔滨市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哈尔滨市邮政管理局与哈尔滨技师学院正式签署“政校合作”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