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生活在变。
1994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上海黄浦江畔竣工。同一年,上海“上网”了,从此开启网络时代,人与城、现实与虚拟之间一场深刻交融的序曲就此上演。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30年间,每个上海市民、在上海生活过的人,都是这场互联网交响曲的主角。上海的城市网络从稀疏到密集,从慢到快,宽带如同城市的血脉,以其惊人的速度与广度丰满起来。
从拨号上网到ADSL,从百兆宽带到千兆光网,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乃至文化生态的全面重塑。
上海作为国内城市网络当之无愧的领跑者,领先的信息网络深刻地影响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和社会治理,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
30年后,东方明珠还是那个东方明珠,宽带网络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从家庭到办公室,从咖啡馆到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网络信号,如同城市的呼吸,让信息的流通变得无远弗届。
上海以其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通信网络与城市共生共融共创的美好愿景;通过各种各样方式上网的人们,组成了无数个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数字个体和社群,共同迈向智慧、开放、包容的未来。
上海“触网”了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上海,既怀旧又前卫,既传统又现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这座城市悄然生长。电话线如蛛网般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声音,如今变得触手可及;而互联网的初现,更是为这座城市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上海人以一种独特的姿态,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既回望过去,又眺望未来。
1995年,24岁的魏中竑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生活,无论在上海还是全国,都是最早的一批网民。“当时拨号上网还要去公安局备案呢。”魏中竑说,现在难以想象那时候的上网状态,漆黑黑的一片屏幕上没有图形界面,一串串命令和字母是他向远在世界另一边的同学发送的Email。
1996年,魏中竑就建起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主要用来下载电影。与如今的爱奇艺、优酷等在线播放高清,甚至蓝光画质不同,在那个网速只有几十K的年代,下载一部4M的电影预告片都要花好长时间,而魏中竑当时在网站上展示的都是高清晰度视频,仅仅上传一部高清影片就要花去极长的时间,“如果再晚几年,不受限于当时的网速,说不定我就创业成功了。”
上海姑娘唐晓园也是上海的第一批网民,老爸得为此每月花掉六七百元上网费。先拨号,听到“滴滴”的拨号音后才表示成功“上网”,并且按时收费,她说那时特别能体会到“我在上网”的感觉。
所有的上海人,离网络或远或近。刚刚“触网”的年轻人陶铭东,立刻迷上了上网,与此同时,他开始规划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世界;土生土长的奉贤区新叶村年轻农民金伟丰白手起家开启了自己的养殖业生涯,与网不沾边;“90后”女孩郜逸萍呱呱坠地,她和中国互联网同龄……
那时,互联网的那束光,还仅是照射到一部分人的身上,甚至更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上网”。不过这并不要紧,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每个人都是生活和时代的追梦人,对来满怀憧憬。
1996年5月,上海市政府制定并下发《关于把上海建成现代化国际信息港的实施意见》,同年7月,上海国际信息港工程正式启动。从此,“信息港”走红全国。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对此非常重视,他说:“这是上海的一件大事,也是在全国领先的事。”
上海“触网”了,也许当时上海的网速很慢,但已经开始一路狂飙,一路引领。
“宽带第一城”初长成
在互联网的“古早”年代,网速代表了一切,对魏中竑来说更是如此。1999年国庆前夕,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则安装上海电信ADSL的广告。
1999年、2000年之际,上海电信正式开展ADSL宽带业务商用,这是全国首个城域规模发展的ADSL宽带接入服务。从此,上海市民开始和拨号上网说再见,从K时代跳跃至M时代。
“当时ADSL的初装费是3000元,可以打对折。没多想,立即就申请了。”国庆节后,电信工作人员到魏中竑家进行了安装调试,很顺利,上海的首位宽带家庭用户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使用宽带的人很少,所以速度也不限制,魏中竑自己测了一下,大概有7.8M左右。这对用惯了拨号上网的人来说,无异于飞一样的感觉,“无论用什么形容词都描绘不出那种极速的感受。”对那个年代的网民来说,一根ADSL宽带或许比未来5G带来的上网体验更加震撼。
2001年,陶铭东打算装修新房,并开始动手打造自己的“网络世界”,他为一套楼上楼下的复式住宅的每个房间都预埋了网线,这让装修工人还以为他是开网络公司的。唐晓园记得,那时她们家也用上了电信宽带,在上海“信息港”这个平台上,她时常逛逛一些很火的网站和论坛,信息港的上网体验更快、更好。
人们常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对新生事物从来都是包容和接纳的,这让上海一直充满新意、保持生机、引领潮流。对于“宽带”这个新事物,上海人的热情拥抱和运营商的前瞻布局一拍即合,从千禧年开始,上海电信宽带用户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从零开始,2004年时宽带用户规模便已突破100万户,2005年180万户,2007年300万户!
“中国宽带第一城”当之无愧。
“躺平升速”百兆光网
当ADSL宽带正在国内全面普及时,上海电信又率先踩下了“网速油门”。2009年,上海电信在国内率先开启光进铜退、光纤到户(FTTH),全面推进光纤网络普及,实行家庭宽带光纤接入,这在当时全球范围内也极其罕见。
这标志着,上海电信开始推动上海城市进入光网时代,也意味着,上海已经不满足于网速领先全国,而是要和世界最发达城市的网速“掰一掰手腕”。由此,上海的网速飞快提升,展现出令人振奋的“上海速度”。
2M、4M,10M、50M、200M、500M……每隔不久,陶铭东家里的网速就被刷新一次,从看视频卡顿到秒速下载文件、分钟级备份海量数据,他感叹“电信宽带升级换代太快了!”唐晓园则说,不知不觉中,“我要上网”已经被“永远在线”所取代,更快的网速让工作、生活都更加依赖上网。
2007年,13岁的郜逸萍跨进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切与网络相关的时髦数码产品,都记录了一位少女离家独立学习的时光。
魏中竑接触智能家居生活相当早。“真的很早,我将家里的门窗和电信宽带融合起来,组成了家庭防盗网络,那时连智能手机都还没流行起来呢!”到了2010年时,魏中竑家中的洗衣机连上了网络,之后是空调、电饭煲、电视机、淋浴器等。
2011年,金伟丰的兔业养殖生意越做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当时,金伟丰找来上海电信,为自家的农村宽带进行升级,并实现远程互联,能够通过电脑看到养殖场中的实时情况。不仅如此,随着农场的不断扩建,稻田、鱼塘等场所都开始接入网络,电信宽带成为庄行镇群超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底座。
更幸运的是,如此全球领先的宽带光网改造和网速升级,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甚至是免费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电信宽带用户从ADSL进入百兆光网时代是“躺平升速”的。
“全球千兆第一城”独一无二
与“城市更新”的赛跑,从未停止。
从铜缆到光纤花了10年,从光纤宽带到千兆宽带的普及,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间快速推进。2016年10月,上海电信启动千兆宽带规模推广计划,并对外界许诺,要在3年内实现全城千兆网络。
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虽然当时国内外已均已出现千兆宽带这个新事物,但都仅停留在小范围试点,大规模建设和商用千兆宽带难度极高,世界上没有成功先例。
2018年10月,经过两年多的规模建设,上海电信兑现承诺,实现千兆能力覆盖全市,做到了“万兆到楼千兆到户”,上海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千兆第一城”。
2018年,陶铭东第一时间升级到“千兆之家”。对他来说,网速从500M到1000M是一次非常明显的跨越,家里的上网设备、智能家居设备越来越多,还有朋友来借用他家的千兆宽带拍车牌。“我喜欢研究智能设备,灯光控制、空调温度调节、晾衣架升降等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非常享受将科技融入生活的感觉,这种感觉需要网络来加持。”
2021年,金伟丰看着欣欣向荣的农场,心里却已经不满足家里的两根高速宽带覆盖,能不能借助“光网+5G”的双千兆来实现对农业作业的无人化?恰逢儿子顾永豪大学毕业后回到合作社,父子俩一拍即合,开始谋划对农场进行一轮更大规模的“数字化革命”……
世界电信业权威咨询公司Ovum对上海电信的千兆宽带规模建设行动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上海电信展现出全球最大规模的升级行动,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上海电信的规模优势使其独一无二。
“智云上海”续写“上网”故事
时间来到2024年,故事中的主角们当然还在“上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着“上网”故事。
郜逸萍已经成长为上海沪剧院的青年演员,她在抖音上“云练功”,通过网络直播将沪剧和海派文化唱出了国,唱出了圈;金伟丰的农场高科技满满,无人机施肥、喷洒农药,无人农机远程播种、收割,数字大屏实时监控兔子、鱼、羊等养殖;陶铭东是一位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同时更是“宽带发烧友”,上海电信的2000M宽带、5G-A套餐他都早早就办好了;唐晓园则创办了自媒体机构“星船知造”,研究起了城市、工业、数字化,以及“智云上海”……
2024年5月16日,上海电信正式发布“智云上海”,这在全国和全世界都是首创。它是全球最大的新型城域网,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全城上云”的城市级云网平台,用户规模居全球之首。
以前上海多少还能从其他先行一步的超大规模城市身上借鉴经验,这一次,上海没有石头可摸。
“‘智云上海’是对上海城市网络架构的一次‘升维’。当年的‘信息港’中已经藏着一些影子,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更高级的网络接入方式、边缘应用的创新融合,有点像打造了一张‘大内网’,做的都是敢为天下先的事。”作为一名科技产业媒体人,唐晓园认为,“对于普通用户和上海百姓来说,‘智云上海’本来就是无感的,但也是有感的。其带来的革命性改变润物细无声,是普遍性的公共服务,无感的;与此同时,其前瞻性的布局和革新随时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给数字化应用和用户体验带来强烈的感知升级。”
郜逸萍就是一位普通的“智云网络”用户,她的直播间叫“糕糕沪语”,已有10多万粉丝,当在线人数第一次超过2000人,卡顿、延迟也跟着来了,于是她第一时间想到将宽带升级为上海电信的“云宽带”,如今一有空就直播的她,已经离不开千兆网络。“你是不是有专业团队”“用的是什么声卡”“多高的网速才能支持流畅的直播”……面对同行的询问,她都会倾囊相授,在她看来,对非遗戏曲和上海文化的传播,能传多远就传多远。
今年,金伟丰、顾永豪父子俩建成了上海第一家自动化的育秧工厂——“植物工厂”,设计初衷是打造更完善的无人农场设施,通过智慧平台、机械臂等对电力、温湿度、秧苗嫁接等进行全面控制。“植物工厂”的信息网络由上海电信承建,“在我们打造的无人农场,许多无人科技的应用还属于实验阶段。因为有高速、稳定的高质量网络支撑,才让我们农业合作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顾永豪说。
陶铭东也没闲着,他又“赶时髦”地申请了FTTR家庭全光组网业务,在电信装维工程师进行全屋测试、优化后,家中的网络信号盲区消失了。“我爱人是小学老师,她给学生上网课时完全不用担心网络质量,就算儿子同时打网络游戏也很顺畅。”
如今,魏中竑家中的联网设备已经多达40个,“如果家里电器的遥控器找不到了,都靠手机来操作,而且我把父亲家的空调、冰箱等设备也都接入进来,可以远程帮助老人家管理智能电器。”
到达未来的新起点
对于未来,陶铭东最近“眼馋”上了上海电信今年8月全国首发的万兆宽带融合套餐,“如果我的小区有万兆资源,我一定会第一个升级。”
魏中竑说,现代网络的下行速度已经从千兆直逼万兆,下一步希望通过“云宽带”这样的产品将上行速率也大幅提升起来。
顾永豪说,将来数字化无人农场对网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父亲常说,我跟他不一样,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农民’,科技和数字化都是我的重要农业‘技能’之一。”
郜逸萍说,要让全球各地的人都通过互联网听到各色好听的新老沪语唱腔,就像粉丝们说的,“听到了乡音,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坐在爷爷奶奶身边听‘半导体’(收音机)的辰光(时光)。”
唐晓园说,“智云上海”是为明天布局的立体网络体系,早早地为云和算力准备好了更高阶的网络,其“绿色+双碳”特性为上海再添一抹绿色,“现代城市面向明天生长,‘智云网络’为未来布局。这条尚没人走过的路,上海电信正在探索。上海互联网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为后来者开启了一个尚未到达领域的新起点。”
-
上网30年,穿越时光之海时代在变,生活在变。 1994年,“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上海黄浦江畔竣工。同一年,上海“上网”了,从此开启网络时代,人与城、现实与虚拟之间一场深刻交融的序曲就此上2024-12-14
-
西安康威公司简介西安康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泌尿外科耗材设备销售的专业企业,公司拥有丰富且高质量的产品线,所售泌尿外科耗材设备均来自可靠供应商,与商环、2024-12-13
-
Custom Carbon Fiber Sheets: Redefining Drone Durability and PerformanceIn the rapidly evolving world of drone technology, manufacturers are constantly seeking innovative materia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durability, and d2024-12-13
-
Lightweight Carbon Fiber Sheets: The Ideal Material for UAVsThe rise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has transformed industries ranging from agriculture and logistics to surveillance and entertainment. As dr2024-12-13
-
Elevate Drone Efficiency with Precision Carbon Fiber Sheet SolutionsAs the drone industry continues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innovation,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advancing performance and functi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