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孙寒波:从湖南卫视策划人到阅读产业“探路者”
wzfc 2024-10-12

“如果说把下半辈子我有自己的KPI,那可能就是我一直想好好培养一百位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中国古代有那么伟大的文学艺术,那么有教养的优雅生活,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了解到。我更希望孩子们能拿起自己的笔来记录自己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古代中国怎么在现代孩子的眼里是面目可憎的东西呢?孔子讲的‘游于艺’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孙寒波觉得他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应该是受到了一句古诗的启发,所谓“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如果迷信一点说,很多人的一生的命运跟他的名字有着一种神秘的关系,至于孙寒波,我倒是觉得“寒波”这俩字让他跟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工作了那么多年,他脑子里倒满是“古中国的碎片”,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它们变成一本本书,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伟大。

孙寒波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效力于中国第一娱乐电视品牌----湖南卫视,有11年娱乐整合营销经验,熟悉媒体内容制作,擅长品牌与内容的跨界整合。2016年开始往影视剧制作人转型,先后担任过一些影视剧公司的高管,担任网络剧和院线电影的制片人。2023年加入长沙市作家协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还担任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研究员。

人物微访谈

标题:孙寒波:从湖南卫视策划人到阅读产业“探路者”

问:你现在习惯别人怎么称呼你?

孙寒波:孙老师。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我现在也有这种感觉。碰到一个好苗子,互相激发,教学相长,实在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

问:是吗?孙老师,你之前好像在媒体工作过很多年吧?

孙寒波:是的。我在湖南卫视工作了将近十一年,主要从事策划方面的工作。也做过一些内容营销方面的工作,服务过上百个广告主和品牌,如联合利华、宝洁、蒙牛、伊利、唯品会、美的、三九药业、万利达、金立手机、珀莱雅、美肤宝等。那时候都是我服务的客户。

问:你从湖南卫视学到了什么?

孙寒波:敢为天下先。哈哈哈。可能就是一种精神,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创新,不走寻常路。比如我在台里的时候,2008年的电视剧《丑女无敌》当时是湖南卫视十点档收视第一,创造了现象级话题,首开广告植入剧先河,首开国产季播剧先河。我当时是平台广告监制,参与了和联合利华等国际大品牌的谈判。比如2010年湖南卫视金鹰剧场有一个剧《丝丝心动》,它是宝洁旗下洗发水品牌飘柔首个平台定制剧。故事概念设计当时就是我提出来的。湖南卫视的工作经历养成了我一个工作习惯,总是想去挑战自己,尝试一些不一样的领域或者说赛道。

问:所以你后来开始写书了?

孙寒波:我觉得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当年在台里做广告的时候是一门心思做广告,但隐隐约约感觉自己内心还是有个内容梦,就从台里出来了,从给客户做定制化内容,到后来学习做电视剧和电影的制片人,再到自己写影视剧本写书,我总觉得是命运在引导我前行,逐渐找到自己的舒适区。人其实都是要求个心安理得。

问:到现在为止你一共出了几本书呢?

孙寒波:一共四本。《跟着文物学古诗词》、《风雅录----宋代士民的生活美学》、《一个人的红楼梦》和《一个人的红楼梦----创意写作》。

问:《跟着文物学古诗词》这本书想跟读者说些什么?

孙寒波:很多孩子在阅读古诗词时显得有些吃力。这种吃力有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对古诗词本身缺乏一个有历史感的感知,所以我想换个角度----从文物视角解读古诗词,努力运用中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比如,当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你头脑中的剪刀是什么样的?是我们平常使用的那种支轴式剪刀吗?但贺知章时代的剪刀是交股式的。你一看到唐代的铜鎏金錾花剪连镊,你会觉得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远超现代人想象的。孩子们在认识很多文物、快速理解古诗词的同时,一定能够培养出文化自信。

问:《风雅录----宋代士民的生活美学》主要讲了什么?

孙寒波:它是一本关于宋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文学散文集。这本书通过诗词史料探索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史,也就是通过他们的诗词来对他们“闲适生活”进行精描细画。它既是一种哲理的表述,又是一个生活的总结,兼具感性与知性,我想努力揭示出一千年前宋代士大夫日常生活的奇迹。

这本书在大量文集、诗词和图像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宋代士大夫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欧阳修、郑毅夫、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人的文学书写,以文化随笔的方式介绍了宋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各个层面,勾画了他们的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在写作过程中,我对于魏晋风度、宋代士大夫生活美学的内在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问:《一个人的红楼梦》呢?

孙寒波:这本书要谈到的就是有趣。它有点顽皮。它既有天马行空不落俗套的人物设计,那个“隔壁老王”和“隔壁老王们”的互怼就是我的恶趣味,又有调侃众生的黑色幽默,我相信它会给读者带来新鲜独特、别开生面的全新《红楼梦》阅读体验。

它不仅是一本有趣的书,而且还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读《红楼梦》,我有种感觉,我们需要正本清源,认清真相,红楼梦里的很多人物其实不像我们以前所了解的那样,比如李纨,她其实很有钱但却是个小气鬼,比如晴雯,很多人喜欢晴雯,小林黛玉嘛,但她常常得罪人,不是因为她所谓的“心性高洁”,而是因为自己的“心狠”,她的心狠又跟她的自我认知有关系,她觉得贾母已经把她内定为贾宝玉的妾了,再加上她读书少,她内心刻薄猜忌的一面就慢慢出来了。比如凤姐放高利贷,很多人觉得不道德,这显然是用现代的价值观去看这事。但是,在清代,放高利贷并不是违法乱纪的不当行为,连皇帝的女儿结婚皇帝有时候都会送女儿一座当铺作为嫁妆,如果放高利贷是不道德的,那这就完全说不过去了。更重要的是,凤姐放贷可不是为了自己敛财,她放贷是为了尽孝,为的是维持贾母那一代的等级规模和排场,这里头有一个大背景,就是清代的随代降等制度,不了解这个制度的人就很难理解王熙凤,也很难了解贾府面临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财务状况,以及王熙凤为什么要用放贷来贴补家用,这是贾府的结构性困境。比如宝钗其实也是贾宝玉的知己,比如妙玉的清高是因人而异的,对贾母她就很有礼貌;等等。这里头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跟我们以前了解到的对这些人物的看法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当然,都是有文本上的细细梳理来佐证这些结论的。

问:为什么想写这本书?

孙寒波:《红楼梦》其实很难读,难读的原因是你要跟很多成见、谬见做斗争。这就需要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它写的是清代贵族阶层的生活,用百科全书一词来形容非常贴切,曹雪芹在这本书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博学和多才,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他也在书里面借薛宝钗之口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三年来,在重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始终有种感觉,它其实是曹雪芹的《追忆逝水年华》,曹雪芹对于那个已经逝去甚至终会逝去的“有教养的优雅生活”充满深深的怀念。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但是,每个人仍然活在《红楼梦》里,每个人都是《红楼梦》中人。有时候是贾宝玉,想躺平,有时候是薛宝钗,极致理性,有时候是林黛玉,前期时不时使个小性子。红楼梦里,大观园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声,都象是我们曾经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点经历过一样。它让我们在惊讶与困惑中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红楼梦里的很多人,很多话,很多场景,我经常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这让我感觉我经常在清代和现代之间穿越,我觉得有必要再好好研读下它。

问:有了《一个人的红楼梦》,为什么你还会出一本《一个人的红楼梦----创意写作》?

孙寒波:很多年前在北大电教楼里听讲座时,我见到了87版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有时候还是会想,林黛玉如果真的从书里走下来的话,可能就是陈晓旭的样子。当然,这只是林黛玉确认贾宝玉的心意之前的事情。之后,事情正在起变化,林黛玉的转变就是另一个看点了。我当时对红楼梦的印象是很古典的,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接触到科幻尤其是蒸汽朋克后,我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所以才有了《一个人的红楼梦----创意写作》。

惯性思维有一种腐蚀性力量,让我们面对文本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落到陈词滥调里去。多样性会带来视野的扩大,让我们看到人物和人生的各种可能和各种面向。回到文本的深处,用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观,我对红楼梦的创意解读其实就是希望我们重新去建立人物和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重新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可能性。

问:《一个人的红楼梦----创意写作》和第一部有什么差别?

孙寒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都有一个读书随想录的部分,不同的是《一个人的红楼梦----创意写作》满满的“恶趣味”,不是胡玫导演或者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那种感觉的故事,可以说是更脑洞大开吧。这本书把古老与现代并置,将优雅与恶趣味混为一体,充满了悖论与张力感,大胆使用夸张、想象、隐喻等超现实艺术手法。我给了红楼梦一个蒸汽朋克的设定,就是说存在一个《红楼梦》的平行世界,按照蒸汽朋克的世界观,这本书叙述的红楼故事发生在一个类似于《红楼梦》的世界里。但是只是类似而已,很多细节不尽相同。那个世界一直停留在蒸汽时代!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借用了红楼梦的壳,去讲了一个科幻故事。如果我创意改编的红楼梦故事还是87版那种感觉的,那在我自己就是不过关的,它应该既是优雅的,又有一点野性的呼唤,甚至无厘头、嘲讽、戏谑、反讽。我很喜欢韩国人对《西游记》的创意改编《东游记》,以及日本人,你看《七龙珠》,里面有个孙悟饭,美国人的《花木兰》那又是一个美国式的故事了。所以,敢想是第一位的,为什么不能存在一个类似于《红楼梦》的平行世界了。你再看看奈飞对中国聊斋故事的创意改编。要说起来,可能奈飞的创意改编给了我更多启发,奈飞故事中的那个聊斋狐狸竟然是个机器狐狸,这可太有意思了。

问:你在湖南卫视做了将近十一年的广告,后来转型做内容,现在已经出了四本书了,都是跟传统文化相关的。你觉得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阅读传统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意味着什么?

孙寒波:和别人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同的是,如果有不同,那可能是我没有把它当成研究对象,而是一个“人”,一个朋友,如此而已。我不喜欢让红楼梦中人躲在一大堆宏大叙事宏大概念里,人物本身的光都被遮蔽了。这个我没兴趣,我感兴趣的始终是活生生的人。

至于怎么阅读传统文化,这个问题我并没有特别的发言权,我很多年以前读过一本书《猜想与反驳》,我很喜欢那本书提到的方法。或许我们把书中的人物想象成你的客户,你的甲方,或者辩论赛上你的对方辩友,如何证实或者证伪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了,当然,是基于文本本身,而不是一大堆外围的社会生活材料。

问:写书对于你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吗?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别的目标吗?

孙寒波:写作大多数时候是有感而发,不表达出来不痛快,不舒服。我的生活很有规律,写作、出门教课、逛古玩城、回来研习厨艺,这是我的基本生活。如果说我有自己的KPI,那可能就是我一直想好好培养一百个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中国古代有那么伟大的文学艺术,那么有教养的优雅生活,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青少年朋友了解到。我更希望孩子们能拿起自己的笔来记录自己对于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古代中国怎么在现代孩子的眼里是面目可憎的东西呢?孔子讲的“游于艺”实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问:所以,你推出了“年度语文私教”项目?

孙寒波:是的。

问:年度语文私教项目是什么意思,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孙寒波:如果不是为了赶路,语文本该是最美的东西。我有一个很固执的看法,真正的语文课,是让孩子学到的东西,在考试结束之后仍然对人生有着重要价值。

比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修养的提升;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这个项目其实是阅读与写作二合一;让孩子学会读书,爱上读书,多读好书。我想竭尽所能,去帮扶那些高度信任我,且有上进心、愿意学习的学生。它致力于挖掘并放大孩子身上的特点和优点。它有几个目的,一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二是自信、习惯和方法,三是帮助孩子成为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的人。它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理念一致情况下先诊断,再量身定制年度语文陪跑学习方案。

问:怎么突然对教育感兴趣呢?

孙寒波:也不是突然感兴趣。以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在苏州任教8年的德国外教,离开苏州时,留下了对中国教育的尖锐批评:这是一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他说中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们最好的年华,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学习内容上,舍不得花一点时间思考和讨论,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保护成了成长的唯一措施。这是一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他这种看法是否偏激?我们的教育当下一些突出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一下呢?其他领域我不懂,语文教育这一块我多少了解一点,所以,就想在这方面做一点建设性的工作。

问:所以,你还做了一个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视频号“孙寒波读书”?

孙寒波:对。我想在青少年中间宣传推广阅读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所有阅读、写作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理解,而不是为了产生误解。这是文字艺术的魅力,在生活中提炼出思想和情感,发现美。当然,教育它不是无所不能的,它只是提供种种可能。看见了自己的局限,面对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才能更尽力、更无怨无悔地走下去。世界越是纷繁复杂,犹如一团乱麻,经典的力量就越显得珍贵。所以,向经典学习,应该是一个好办法。每部经典作品背后,都有作者的灵魂寄托,也都有属于某个时代的特殊氛围。亲近与理解的同时,我们的眼界不再狭隘,从而对自己生存的世界怀有更多美好想象。在经典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文字表达可以适切地与他人沟通,甚至传递思想与情感之美。

24h快讯